close

〔圖片原始網址〕http://www.paol.ntch.edu.tw/Public/Magazine_Bibliography/2005331229327055.jpg 

        今天下午到新舞臺去,看了國光劇團的創新京劇作品《三個人兒兩盞燈》。

        事前看過DM、聽過宣傳講座,對劇情也有相當的瞭解,所以在看戲的時候,免不了會一面想像著情節將如何演出──其實這在看一齣「新戲」的時候,好像有點不太好吧?因為新戲就是可以給觀眾不同的劇情刺激啊,所以看著看著覺得以後應該多少避免一點這種傾向呢。
        劇情上,我認為編劇之一,同時也是原創構想的趙雪君,她杜撰這個頗有新意的故事,雖然背景在古代卻有不同的「見解」,有點像是把古典題材顛覆了,其實多少小說也是做這樣的事情啊(這瞬間想起了李碧華的《青蛇》之類的作品),戲曲何嘗不能呢?如同王安祈老師在講座中說的,京劇是相對上比較新的劇種,它的包容性很廣闊,運用這樣的特質來結合現代人的思緒與接收的訊息,確實是很有開發價值,不只國光劇團創新,「當代傳奇」也是這樣新穎前進地在進行每一次的嘗試,我所知不多,想到的只有這樣,也許有更多有趣的實驗吧!

        演員演出方面,主角由陳美蘭、朱勝麗、王耀星擔綱演出──我第一次看到、聽到王耀星的演出,她是三人中年紀最小的,扮演的人物卻是感覺上最像姐姐的(廣芝),唱起來也感覺蠻成熟,或許是專工程派青衣的關係吧,聽起來的感覺就是特殊一些,第一次見到她,不過扮相和實力感覺都不錯。

        朱勝麗的嗓子真的非常像花旦,唱起來頗清脆響亮,雖然有幾句念白為了配合劇情氣氛而要念得比較慢時,我覺得有種牽強感不太自然,有種現代舞台劇的感覺,反而沒有辦法醞釀出那種情感氛圍;其實這個問題或許也出現在別的演員身上吧!只是由於朱勝麗擔綱的角色(湘琪)這樣的表現機會多了幾次,也就讓我多感覺了幾回。
  陳美蘭,飾演為整個故事穿針引線的人物(雙月),但是表現與發揮的程度,似乎較趨向平穩,我猜想會不會是因為她的出場情節、段落比較分散,情感要集中稍嫌難一點,而且湘琪與廣芝兩個角色的遭遇與心態都比雙月特殊──簡單來說,雙月比較接近一個「類型性人物」吧!深宮中失去盼望的動力,而轉將希望寄託來生的平凡女孩兒,雖然做了一件別人不敢實際去作的事情(我猜這應該是她生命中唯一的一次大膽妄為),但是還是比不過湘琪的如醉如痴,或廣芝的莫名情結;觀看演出時我雖然不覺得雙月被其他角色壓過去,但是回頭來想一想,在人物的形象上面或許原本就有這樣的情況/問題產生,話說回來,這不是很容易處理的問題,導演的調度與唱段的安排應該也有努力進行平衡的動作吧。

  其他的演員,盛鑑飾演的唐明皇只出場兩次,但是唱得不錯,他聲音真的不差。劉伽后飾演的梅妃是我認為最美的人物,聲音聽起來也很甜美。邊關將士二人組由孫元城和戴立吾飾演(孫飾病到不行的陳評,戴飾最後照顧了雙月和廣芝的李文梁),雖然是劇情所必需的角色但是存在感與「三個人兒」相較實在是差了一截的感覺,病弱的陳評雖然很可憐,但是在演出時反而讓人容易覺得有趣,袍澤情誼雖然可貴,卻似乎無法打開觀眾的同情心之感,發揮的程度也比較少。其餘角色如公公、宮女們、湘琪的爹娘,相對來說是配角的人物,在只看一次演出的狀況之下,我覺得自己只能說每個演員都是稱職地表現了人物的個性,沒有什麼大失誤,雖然宮女們的嘰嘰喳喳有時聽起來有點吵雜,但好像也不能完全歸於演員的問題吧。


  基本上我對導演如何調度一台戲曲,是很沒有概念的,所以可能講不出什麼所以然來(當然這整篇也可能都沒有什麼所以然啦),整體來說,《三個人兒兩盞燈》的呈演,是很努力地要在有限的時間與現實的環境中表現出編劇想要展現的氣氛,不過我私心認為,如果這篇故事改編成小說,或者是拍成電影,說不定都會有更強烈的效果──這其實不是京劇的問題,而是題材與表達的「載體」所能結合產生的效果問題,戲曲有戲曲的演出方式,有些劇情的鋪陳或人物的行動安排,也許已是排演多次後找出的最好辦法,但是在我看的時候,會覺得某幾個地方有點雜亂,比如一個舞台上呈現兩組人物互相呼應,或是宮女們的聚會交談;不過只是一點淺淺的感覺,我還是沒辦法很清楚地說明白。


  舞台美術的部分,我倒是很欣賞,雖然我坐的位置很偏,但是我覺得整個舞台的感覺典雅精美,小巧又不感壓迫,有裝飾性也有實用性,燈光的配合也很不錯,整體的氣氛運用得蠻好;人物造型設計簡潔、帶著典雅仕女畫的味道,感覺也不壞,雖然覺得雙月的某件粉紅色衣裝太粉紅了一點。 唱腔與配樂方面,我的能力大概不足以評斷吧,基本上聽起來我覺得蠻不錯的,唱段有許多的變化,配樂方面在墊場時也做得不錯吧!我個人感覺比較「特出」的是雙月(陳美蘭)的唱段,有幾次她唱到比較低的音,感覺好像換個嗓子了,不知道是因為陳美蘭也擅唱崑曲才做的安排或者如何,印象中的京劇,總是在最後拔高,即使不特別拉高音,也不會唱比較低的音,所以聽到時會覺得好像有點怪怪的。

再來,就是劇本文詞方面。這整齣戲的文詞有時讓我有一種錯覺,不知道這是京劇或是現代舞台劇的台詞,尤其是念白方面,我感覺這文詞也不能算寫得不好,畢竟就是說話嘛!但是敷以京劇的詮釋方式,有時會覺得不太搭調,好像沒有京劇的劇詞味道,卡在古代與現代之間似的;感受到這樣的感受時,我突然覺得詩詞的渲染力果然是美麗而強大的,詩化的語句可以融鑄很深刻的情感於寥寥數語,我想這也是在王安祈老師的唱詞中較少讓我產生不協調錯覺的原因吧!劇本有意思,但要掌握文字語言來傳達給別人,是一件更困難的工作。總之,如果劇本的文詞能處理得更接近「京劇」的風格,我覺得這齣戲能給觀眾的享受會更多。

國光劇團之前的實驗創新作品,其實我幾乎沒有看到,這次的《三個人兒兩盞燈》大概可說是我好不容易進劇場看一齣國光的新作品。我覺得《三個人兒兩盞燈》這齣新戲,整體上的表現是很值得嘉許的,可以看到師生間的合作擦出了不同以往的光采,寫出了以前沒有的劇本,整體製作的水準也很不錯,就連宣傳方面也是非常地努力,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國光劇團推出這本新戲的用心用力,如果有人是因為「三個人兒」在西門町宣傳才好奇買下了生涯第一張京劇入場券,說不定會為這齣戲的新鮮訝異吧!不過,這齣戲不代表「京劇」,而該說「京劇也可以這樣子做」,這是京劇的新嘗試,每一步每一步都是有意義的嘗試。京劇還在發展,只要有人願意投入就會有發展,在此也要為這些人們致上敬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宅媽小穆 的頭像
    宅媽小穆

    天海流星/宅媽小穆的生活

    宅媽小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