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卯過完四歲生日後,我們開始嘗試在家中教給她一些東西,其中每週有兩次的詩詞時間。
「詩詞時間」感覺就是個搖頭晃腦的背書時間吧?在諸位的想像中,小朋友的詩詞教育是不是都從搖頭晃腦地背誦唐詩開始呢?
我們的詩詞教學或許是有點不一樣的。
我們選擇詩詞,當然還是以內容主題較為具象的作品開始,選擇孩子比較能夠理解的事物,先有具體事物,再引導情感。
然後每一首詩,都會花上大約1個月左右時間去教,
頭幾堂是利用MOMO唐詩邊唱邊念,偶爾帶一點自編肢體動作(小小孩很適合)
當然在記憶詩句的過程中,我們就會解釋詩中的意義,雖然不能讓他懂每一個字的意思,但是會讓他知道每一句話的簡單大意,並且和他討論為什麼。


中間幾堂,會依照不同詩的主題,去看或實際接觸那些東西。
例如學李商隱〈登樂遊原〉的「夕陽無限好」時,我們就衝上大肚山去看落日,讓卯卯知道什麼叫做夕陽,看看夕陽哪裡好。
現在在學白居易的〈鳥〉,我們就讓孩子看一些圖鑑、繪本,養鳥的節目、可愛的鳥影片,也實際去鳥園接觸各種不同的鳥,讓卯卯知道為什麼「勸君莫打枝頭鳥」。
搬出我們家老爺的話:孔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我們一開始教詩的目的,就不是要他背誦,而是要他藉由詩這種短小精練的文學載體,去認識和同感很多東西。
最後幾堂,我們會開始認字和玩遊戲,這時候就差不多要學完,準備傷腦筋下一首要學什麼詩...


玩遊戲的部分,常常是老爺會想到一些變招,讓孩子覺得新鮮(個人認為這是爸爸很重要的功能,爸爸的跳tone度真的跟媽媽不一樣)
比如這次竟然跟孩子玩丟球算積分,真是服了他.....



而我比較擅長的,還是利用畫圖或勞作來讓孩子理解或記憶詩詞的情境,例如曾經和孩子一起畫〈登鸛雀樓〉的風景,或是一起做出勞作版的〈鳥鳴澗〉之類的...
識字的部分,算是意思到了就好,我們知道她不可能一口氣就記住一首詩的二十個字,只要慢慢有進度,能夠保持在學習的狀態就好,孩子自己會漸漸因需求而開始提問、學習。


再一次地強調:我們一開始教詩的目的,就不是要他背誦,而是要他藉由詩這種短小精練的文學載體,去認識和同感很多東西。
感受力、同理心,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arrow
arrow

    宅媽小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