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銀河鐵道之夜》,最初是在一部日劇[1]中看見,依稀辨認,那本書的作者名叫宮澤賢治,那時我才讀高中沒有多久。

買下第一本中譯本,那是1998514,特價99元的宮澤大師作品。[2]

老實說,這本薄薄的小書,故事那樣地短,我不禁懷疑起其翻譯的完整性,後來又買了一本新版本,厚度增加,但是內容似乎還是沒有什麼差別。
至於為什麼會懷疑其完整性,是因為自己看了一遍兩遍,感覺還是似懂非懂。

說是童話,但是明顯地感覺到有「暗語」,其寓意為什麼那麼明顯又那麼隱密?
疑惑被時間掩飾,《銀河鐵道之夜》成為一本我讀過的、名稱很美麗的書。

記憶再度被釣起,2005年。

兩廳院的節目訊息,音樂多媒體實驗劇,由宮澤賢治的《銀河鐵道之夜》出發,名字也叫作《銀河鐵道之夜》。
除了劇名題材以外,吸引我的是前
NHK音樂總監、張雨生的音樂伙伴櫻井弘二(Sakurai Koji)是本劇的作曲與音樂總監。然而對於實驗劇,我的經驗不完全是美好的,也怕一人孤獨,所以躊躇遲遲。
想不到竟有那樣的好運,親戚買的票臨時空出了一個位子。

2005 923日,地點在國家戲劇院的實驗劇場。

劇場裡的設置完全不同了──第一次看見這座實驗劇場的席位完全被移動安排的模樣,像一座伸展台,其中挖空放了四個座位(啊,這就是那列車吧),牆上都覆著布幕,由上掛著許多平面電視螢幕,舞台前有一棵樹掛著很多手機……

樂手的位子安排在舞台的後方。
我們坐到了舞台旁的位子,即將親近地看著眼前的一靜一動,聽清楚一弓一鍵。

燈暗,鍵盤叮叮響著,隨著音樂我們進入了銀河列車,螢幕打開了,投影出現了,一大片的星空影像──星團、星雲,我看過的圖片與沒看過的。

演員並不是小孩子,他們像是原著中的人物但卻沒有名字,他們像是幾個意象但又太像人,他們說的話不多,很多都從原著中來。

音樂流暢地進行著,列車前進著,大家跟著搖擺前進著。

女孩上車了,捕鳥人上車了,車掌來驗票了,捕鳥人不知為何又不見了,女孩歡快地玩樂一陣,下車了。

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呢?為了讓大家都得到幸福,該怎麼做呢?有沒有人陪著一起走到最後呢?
我依稀記得有一句話:「要給留下來的人幸福」,但是我又不太敢確定。從看完戲到現在已經一週了,我沒有把握。
那是不知道從何而來的聲音,讓男孩聽見了,在朋友下車以後。

回頭再翻翻那本薄薄的書,發現劇場中所看到的只是幾段重要的情節,在70分鐘的表演之中,我們只能取得局部再局部、詮釋再理解的宮澤賢治。


櫻井弘二在節目單中提到好友的突然離開,那必然說的是「寶哥」張雨生吧!他思考、創作這齣劇的音樂,同時也藉由《銀河鐵道之夜》為自己找一點出口,也許正因為他經過這樣的遭遇──突然地失去一位摯友良朋──所以他更能明白宮澤賢治在創作這篇小童話的心理吧!
[3]
我們看到的劇,對話不多,情節簡單,有些時候的表演都只倚靠著音樂和演員無聲的動態來呈現,然而藉由這現場的表演、流貫全劇的配樂,這一段旅程如夢,又帶著一點重量,許多事不言而喻。
我們不得不往前走,繼續走,已逝的人們的願望寄託在我們身上,一如眼前的劇,「時空的藝術」一旦發生,就再也不會重現,每一次演出都會有所不同的藝術,在我們眼前呈現後只能保留在我們的印象裡,寄託著,許著願。

由衷為Koji的音樂感動,為本劇所表達的心意感動。希望每個人面對生命的來去,除了懷抱無法掩抑的悲傷以外,還能夠盡量地朝向遠方的幸福,繼續努力。




備註:

[1]日劇《白線流し(或台譯:那些日子以來),長瀨智也、酒井美紀主演。

[2]滕若榕譯本的《銀河鐵道之夜》,台北:麥田,1998420初版。

[3]宮澤賢治在其妹病逝後,寫出了這篇作品──節目單上是這麼說的:『宮澤26歲那一年,小他兩歲的妹妹因病去世,在往後的日子裡,宮澤一直夢見甚至覺得在路上的人群中看到妹妹的身影。一年之後,他拋下身邊的一切往北旅行到庫頁島,並於28歲時開始撰寫這一篇日本當代文學中深具代表性的《銀河鐵道之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宅媽小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