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3575.JPG
我看到了這篇文章,這是一位媽媽(也是作家‧王雙雙)的經驗談
其中談到的也是我對於目前圖書館或學校「推廣閱讀」活動最擔心的部分。
 
目前卯和德都還小,他們還處於喜歡重複的階段,
在圖書館看了覺得有趣的書,問「要不要借回家?」
他們都會很開心地說「要!」
回家以後,即使我忙沒有辦法講給他們聽,他們也能自己複習、翻看或姐姐講大意給弟弟聽,他們很樂於重複每一個他們曾讀過聽過的故事。
 
之前常去的親子館圖書館,也有鼓勵借書運動,一口氣借10本可以集一點,點數也可以累積換小禮品;我個人有點輕微的收集欲,又因為好久沒有這樣常跑圖書館,覺得借書看書好開心啊,於是也曾努力搬了好幾次的書,不過後來我發覺借書量只是滿足我個人而已,對孩子們來說,他們並不在意這個部分,他們只要隨手有書可以拿來翻讀就好,也因為喜歡複習,所以不需要永遠塞滿十本的量。
 
其實這樣很好,他們願意享受而不是囫圇吞棗,而且書櫃可拿的書太多的話,看完亂放是很難收拾的,哈。
希望孩子們都能一直喜歡這樣沉浸地閱讀,重複地翻看與享受,記憶那些畫面與故事,而不是為了「我讀過很多書喔」的豪語去讀。
 
衝閱讀量,還辛苦到家長(或是安親班老師)呢,孩子要衝點數,書本還不是大人要買或是幫孩子、帶孩子去借?上網認證,還不是要大人幫忙開機上線?好吧,孩子大了是可以自己操作啦...可是看到認證你有沒有讀這本書,是出選擇題要孩子選擇符合書中內容的正確答案,感覺不是很無聊嗎?
 
透過閱讀可以獲得資訊、建立知識、也可以打動人心、深化感受,這是很立體、很多元的事情,跟「人」一樣,閱讀甚至是抽離自己到另一個世界的沉浸時光,結果連閱讀都要有標準答案可以測驗?這感覺好遺憾啊!真的會享受在其中嗎?
 
我明白老師、學校、圖書館甚至教育部,要推動有質總得先有量,這是「有總比沒有好」「先求有再求好」的大原則,也還是有說故事活動、故事媽媽、或是老師很用心的學習單(不是只有選擇題的那種)......來輔助推廣閱讀,只是我希望像這樣的獎勵制度,能夠實施得...嗯,再謹慎一點。
 
當然,家長責無旁貸,想要培養孩子喜歡閱讀,絕對不是從老師或安親班開始,而是從家長的陪伴和榜樣開始的,如果孩子看著眼前的爸媽都不愛看書,他為什麼要去喜歡看書?不是只在書櫃擺滿了書,而是全家都有閱讀習慣的家庭,孩子要享受閱讀絕對比較容易。
 
現在我們會幫忙檢視孩子在讀什麼、可讀什麼,以後我期望我們可以交流我們彼此在讀些什麼,如果能夠形成討論或一致的感動,那會是超棒的事情!
arrow
arrow

    宅媽小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