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5/21
地點:國家戲劇院
演出單位:蘇州崑劇院
主演:俞玖林(飾潘必正)、沈豐英(飾陳妙常)

「白先勇的青春夢」之二《玉簪記》在中國大陸演了一圈,才演回台北來(正好與當年《牡丹亭》相反),過去看過「白牡丹」,總還是想看看同一群演出/製作團隊如何推出第二部作品,所以還是來看看,我看的正好是首演場,嗯,應該是整場爆滿(後來知道有很多學生ex.台灣大學、薇閣中學、北一女...的來看演出)。

這次《玉簪記》不同於上次《牡丹亭》的三天27折的全本戲型態,而是現在較常見的「小全本」形式,以〈投庵〉〈琴挑〉〈問病〉〈偷詩〉〈催試〉〈秋江〉六折組成,在舞台的調度與演員的運用上也有了一些變化。
〈投庵〉是我第一次看到,不過相信跟原有的劇本/演出不同,因為有10個年輕漂亮的道姑一字排開(笑),還有一些舞蹈的身段。一開始出場(只有四位)時我覺得還蠻有氣氛的,可是等到整群出來的時候,就覺得有點像「開場秀」...因為太過盛大,反而覺得「女貞觀」的清幽環境感有點被破壞,而且用一排道姑列隊迎出一位打算在觀暫且安身的民女(陳嬌蓮,即妙常),雖說是烘托主角,但有點太隆重了,尤其後來在妙常皈依時,又有一段獨/眾唱、還有一個特別設計的披「淨」衣情節(象徵出家,也對比後來的男女情愛),都有眾道姑的歌聲舞影,感覺小道姑們在此折用得太多了,加上潘必正投庵、見到妙常也都在這折內演完,遂有〈投庵〉太長之感。

上半場還有〈琴挑〉〈問病〉〈偷詩〉三折,都是《玉簪記》的經典折子,相對於編導發揮空間大的〈投庵〉,〈琴挑〉等三折就是讓大家體會這齣戲生動活潑、可愛又好笑的愛情故事了。這邊順便講一下對演員的感覺,我這次坐得遠又沒有望遠鏡,看不清表情,只能聽聲音,覺得沈豐英的嗓音聽起來還不錯,雖然有時有些個低音比較扁、沒那麼好聽,但高音倒放得開蠻圓亮的,俞玖林就不知道是不是身體不適還是什麼狀況,感覺嗓子沒有開,聽起來悶住了又比較弱,如果兩位主角的麥克風音量是一樣大的話(因為我覺得可能沈的麥克風音量較大),那麼這天俞的聲音在質與強度上就真的遜於沈了,分唱、輪唱就罷了,在最後〈秋江〉時兩人合唱,就感覺到不太協調。身段我更沒有研究,但覺兩人演繹的陳、潘確實是比較青春,動作有時比較大一點。我個人覺得潘必正的感覺真的是「色膽包天」啊(雖然本來就是),有些動作腳步感覺比較大且快,好像不是那麼端重。(這種時候實在應該去看一下前輩老師們的表演以為比較,可惜「美意嫻情」已是前兩年的記憶啊!)
〈問病〉的整體感覺很是活潑,觀眾反應也相當熱烈(好像大家看到丑角出場都會直接開心一下真不知為什麼),〈偷詩〉也是原本的折子戲就相當讓人開心,是我覺得最好看的一折,不過就在最後下場前特別加排一小段:妙常拿回詩稿後原本兩人就該快速追著下場,卻突然加跑一段登上後方高台、回眸引逗的畫面,這一點新的尾巴,反而覺得有點刻意。
下半場的〈催試〉接著〈秋江〉,〈催試〉時十位小道姑再度上場,原本左手的長水袖(加長的)是白色,到這折換成粉紅色,正好說閒話、動春心(笑),這是設計得蠻有意思的,而且這段小道姑們奔來走去的走位我覺得也還蠻好看,有表現出交頭接耳的氣氛,但潘必正離開之後小道姑們出場遠望,意味她們的春心難禁?同樣不捨?還是同情妙常?就不大明白了。
〈秋江〉除了聽覺上稍有些不協調,畫面、身段感覺都還不錯,氣氛也營造得蠻好,收尾時音樂從盛大的排場突然一凝,又收為只有古琴跟嗚嗚低鳴的簫(或笛?)聲,燈光收束在左前、右後兩端,然後靜靜畫下休止,留下一點餘韻的味道,雖然這樣的收尾比較難讓人聯想到《玉簪記》的結局是潘陳二人最後會真相大白+歡樂團圓,但是針對此折來說氣氛是抓得還不錯。

我覺得整體來說,音樂還挺好聽的,雖然現在不是很喜歡那麼重的大提琴Bass聲,不過還不錯,而且也沒有像之前青春版《牡丹亭》那樣動輒前後來個響聲徹天的情境伴唱;另外說說此次的演出另一賣點,也就是邀請李祥霆教授(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彈奏從唐代流存下來的古琴「九霄環珮」,以為各折之間的串連,以及〈琴挑〉一折中潘、陳二人撫琴的琴音,古琴的音色確實樸雅靜好,不過我覺得每一折幾乎都在尾巴用了古琴音,台上就都從某種情緒中隨著古琴一變,收束為或凝望、或遙想的情貌,這個方式運用的似乎有點兒重覆,我看了幾折之後就會想「怎麼每折都這樣收尾呀?」也許可以再思考古琴音響出現的位置,某些折子不使用(例如〈偷詩〉)應也可以串連好整齣戲的情感。

舞台這次的營造是藉由董陽孜的書法+奚淞的佛畫(菩薩手、菩薩像)投影來提示場景與氣氛的變換。唸佛時投影方正的楷書、〈問病〉時懸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兩道掛幅,都是蠻有效果的設計,我覺得這次比青春版《牡丹亭》表現得清楚些;此外舞台雖然還是偏向素淡,但畢竟是修行之地,可以理解,而且燈光這次用的顏色比較清楚些。
服裝美術部分,服裝設計用了長水袖、紗衣等等,對於妙常的道姑巾等等也花了心思調整,增加一些柔美與飄逸的感覺,不算誇張,感覺還不錯,不過服色的部分就還是覺得有點不足,底色用得是蠻柔美的色系,多半明度比較高,可是對於坐得遠的人來說,實在看不太清楚,因為不管是服色還是刺繡的顏色調性都很近,太柔和、太淡雅了,美麗的刺繡紋樣都看不出顏色,例如〈偷詩〉中潘必正的褶子,坐在一樓最後一排的我,只能看到漂亮的底色,卻不知還有什麼花樣了;這些服裝拍攝宣傳照沒有問題,在舞台前面看也應該還行,不過照顧不到沒有望遠鏡的觀眾,大家的衣服就是都淡雅而沒有辦法強調出一些顏色的相襯之美。我想製作團隊在經過《牡丹亭》之後是有一些反思、並且也有尋求進步、調整,這次的舞台美術我覺得氣氛上是做得蠻不錯,但應該還有可以繼續調節的空間。

另外閒提一句,昨天看戲,大概有很多都是初次接觸傳統戲曲/崑曲或《玉簪記》的,因此在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表演身段上,觀眾席裡就會產生相當明顯的反應,例如進安出場、艄公艄婆搖櫓、還有潘、陳登上船時與艄公/艄婆一高一低的動作等等,竟然都引來不小的笑聲,〈偷詩〉時還有因為台詞(哪一句有點忘了)而鼓掌的,這樣的情景,或許也只有在能引進如此多觀眾的白先勇青春夢中,才得一見吧!(笑) 所以,「白先勇的青春夢」真的是有些作用的,如果能搭配一些基礎的身段講座,讓更多人瞭解戲曲的內涵,應該可以培養出一些新的觀眾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宅媽小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