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新點子劇展,由江之翠劇場的《朱文走鬼》揭開序幕。
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我前往觀賞
11/25  19:30開演的場次。

製 作  人|周逸昌
導  演|友惠靜嶺(友恵しづね=TOMOE SHIZUNE)
助理導演|天乃宇受美(天乃うずみ)
藝術導演|加賀谷早苗
南管戲身段指導|蔡婭治、洪美玉
舞台燈光設計|黃怡儒
服裝設計|鄭惠中
舞踏演員|芦川羊子
演  員|魏美慧 飾朱文
     林雅嵐 飾一粒金
     溫明儀 飾王行首妻
     陳玉惠 飾王行首
樂  師|陳佳雯、徐智城、林世連、林偉楨、
                廖于濘、陳品綺、林瑋茜


首先可能要先吐一句,基本上我蠻喜歡這個創意版本的,不曉得是符合了我的喜好或者如何,總之希望我不會寫出太多不理智的感想出來。(笑)........如果覺得我實在太偏心了,那也....總之在下斗膽發言,請大家多包涵。
因為想要盡量記下自己看過的東西,所以好像在遍地爆地雷。如果沒有看過戲就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說不定會想要叫我閉嘴吧,在這裡先對不起啦。


對於古老的南管戲,如何與能舞台和日本舞踏做結合,我是抱持著高度興趣的,雖然我並不是很懂什麼樣才算做舞踏,也不明白何謂真正的日本舞踏;一來是有「也許能從這次的演出中領略到一些關於舞踏的什麼吧?」這樣的想法存在,二來看過傳統版《朱文走鬼》,更想要比較一番,於是我抱著好奇的心情進了劇場。
結果,對我而言我是得到了頗大的滿足。

【創作背景】
「我們希望透過此一計畫,將現存漢人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梨園戲」,與基於日本傳統精神而衍生出具超現代、後現代的表演藝術「日本舞踏」作一結合呈現。透過這兩種表演形式的相互撞擊、交流,必定能激盪出別具創意的藝術火花。」
(摘自演出節目單,權作分享參考。)


【劇場空間\舞台設計】

進了「黑盒子」,發現舞台與觀眾席模擬「能舞台」的設計為出發,雖然舞台少了柱子與頂蓋,而觀眾席有些少了一點兒高度(這是個人的感覺),但是看得出確有能劇舞台的模樣,樂師的位置以及連接方形舞台的走道和門,基本是相類的。要怎麼運用這個舞台呢?隨著表演進行才會慢慢發現。

觀眾席設置有三種不同高度的座椅──還包括榻榻米──並且也像能樂堂觀眾席一樣,觀眾座席分為正面向與側面向。因為錯過了正面的前排位置,遂坐在側面席第一排的中間,可以清楚地看到主舞台,但比較不便於觀賞在側旁走道的表演。

※關於能舞台的模樣或介紹不管懂不懂日文的話可以參考 這裡  這裡


──以我個人的觀賞情況來看,在這場滿座的演出中我的位子,要看見走道上的表演者,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會被左手側的人擋住視線。而坐在榻榻米上的觀眾雖然不會被平行的觀眾擋住視線,但若還要一面看那幅懸得更高的字幕,恐怕會覺得有點難受吧。我會希望舞台較觀眾席再高一點,或者觀眾席高於舞台,不過對於榻榻米上的觀眾而言也許不是這樣想?


【情境的創造】

戲未開演,兩位樂師先上場以琵琶和洞簫演奏樂曲。
開演。劇場燈光全暗,四位主要演員分別從後台與劇場入口處緩慢走來,每個人手執一個(日式)燈盞,靜默而肯定地走過觀眾席、繞上舞台(正方主舞台),在正方舞台上交會又分開。
光源又消失了。這是一場在全然幽闇中展開的演出,能預期自己看見些什麼嗎?
眼瞳再度受光的時候開始看見,從走道緩緩出現的芦川羊子。

──運用光與暗來創造氣氛,當然不是傳統演出的方式,何況是那一整片的全暗。而黑暗,容易讓人靜下來並且集中注意力,而演出者保持著某個身形平緩的移動方式,也讓人確實瞭解到「今天的演出跟傳統真的不一樣」,我想這一個認真的「宣告演出開始」的設計還蠻有效果的。


【燈光設計】


整體來說簡潔而精確,不妨礙演出的表現。
在演出傳統折子的時候,配合燭火的點起或被吹熄,或者場景的移動,燈光有所調整;雖然光色大約相同,但是做到了需求的角色扮演。
而只有舞踏的芦川羊子演出的部分,燈光維持在一個昏黃的亮度,界定演區。
唯一較特殊的燈光是走道盡頭的門框,會打成螢光藍色。還有一個吹滅燭火的瞬間打出了紅光吧,色光使用的次數不多、時間也不長。


──傳統且精煉的戲劇演出中,燈光的職能是什麼呢?撇開最「原始」的大白光不說,我覺得燈光最重要的是善盡輔助演出之職,進一步是塑造氛圍情境,藉由燈光來加強表達演出的意旨。演區的劃分表示、光線明暗的意義、顏色的使用涵意,還有與演出者的表演空間協調等等各方面,我覺得這場演出的燈光,燈光與演出的搭配我覺得整體來說是很恰如其分,點到為止而不顯得誇張。是客店或是荒野,是虛幻或者現實,觀眾看得明白但不會覺得過度。我個人是喜歡這樣子覺得這樣也就夠了。


【造型】

創意版的服裝造型與傳統完全不同,先前看到的傳統版裡,造型基本如同京劇的造型方式,小旦、書生,化妝都是很傳統的。這一次卻不一樣,臉上的化妝都只是淡淡的舞台妝,幾乎可以說是以本來面貌來演出,只維持了一些特徵(例如王行首妻嘴邊的痣、王行首象徵年長男子的妝容)。

服裝也大不相同,女主角一粒金穿著有點像唐代的仕女,白色薄衫在外,綠色一件成形的長裙紮以白色腰帶,梳一個偏側髻,很有古典美,綠色是青春、白色是飄然;朱文穿著柔和的橘黃色(?)雖然基礎是古裝造型,但是比較像戲劇裡穿的而非戲曲的褶子,衣料質感似乎較實在厚重,不知道跟表現這個人物的忠厚老實有無關係?
王行首夫婦二人的造型風格與朱文相似,服色上是有點紅褐色、磚色,較沉穩而不是鮮跳,也許這種稍沉著的質感與用色是表示人間的風格,與一粒金的鬼魂身分有所區別?

芦川羊子的服裝則是沉穩的深橄欖綠(土綠色?…我實在不太會精確地描述服色耶),內裡是與一粒金很接近的明亮草綠色,雖然只在衣領或褲管露出,不過我覺得那一點點的鮮綠色很搶眼,觀劇的時候會不禁去想「這個顏色的服裝之後會更顯露出來嗎?」雖然事實上是沒有這樣的情形,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我突然發覺芦川羊子所承載的意義,不只在表演或台詞,即使服裝也似與一粒金有相當的關聯性。

說來,這場演出的造型是比較從對人物理解上來安排,與傳統的行當造型不同,如果不是看到動態演出的話,也許不能理解這是什麼劇種的作品,是比較「創意版」的一環,但是其用色與形式我覺得搭配南管和舞踏的情調來說,作為一齣在實驗劇場中的作品是蠻可以接受的。


【保持傳統的南管唱奏】

江之翠劇場在推出南管戲(梨園戲)演出時使用傳統的南管伴奏排場,去年的《高文舉》與今年的《朱文走鬼》皆然。只要這些的樂器也足以鋪排出或靜或動的豐富情境來,「南鼓」的聲音還是那麼有趣,幫腔點綴的感覺也不錯,在小小的劇場中演出相當適合,希望之後也能繼續這樣堅持下去。我覺得「傳統劇目+傳統音樂」這樣的演出,也是個很不錯的推廣南管的方式啊,與沉靜的樂舞清歌是不同的風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宅媽小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